English

文化良知与现实关注

1998-04-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说一个城市重要,我们说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考察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我们也是看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由此可见“文化”的举足轻重。不仅要抓物质文明,而且要抓精神文明;不仅要看一个人的穿戴打扮,而且要看他的心灵美丑,这是我们已经明白的道理。因此,重视文化与否,小到个人,大到都市,正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文化人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生产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回馈社会,是文化人的职责。文化人不能只表现个人一己的微不足道的喜怒哀乐,像漂荡在水中的一茎苹草那样靠水流的冲刷发出一丝哀婉的声息。它应该是一棵大树,阳光照耀着它,大地滋养着它,它奋发,结出一树硕果。或者像一株玉米,虽然只结一穗,也是籽粒饱满,晶莹闪亮的一穗。当然这是个象征。那阳光,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积淀在我们作为文化人个体心中的凝聚。那大地,应该是养育我们并且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一道探索着奋进着的人民大众,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大众的忧乐喜怒和拼搏进程,是文化人的良知所在。用古人的话说,这样方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上海某刊物提出对物质贫困者关心其生存,对精神贫困者关心其灵魂。在今天急剧的改革进程中,有些人因下岗等原因遇到了困难,在观念和信心等方面产生了失落。有些人则又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我,拜金主义、巧取豪夺成为他们的信条。改革大潮中复杂尖锐的种种矛盾、经济转型的强烈震动、人的智慧与才干的发掘展现,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的撞击、社会道德与非文明不道德的斗争等等,都可以成为文化人关注的重心。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当下”和“在场”的见证和发言者。过去了的和未来的人是无法替代我们“此在”的言说的。关心物质贫困者的生存,关心精神贫困者的灵魂,其实也就是关心我们的社会,关心改革,关心我们自己的生存世界和心灵世界。

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文化,可以看文化人的状况;一个文化人是否重视文化,可以看他对现实中活生生的文化的态度。否则,怎么评价那里的文化水平呢?怎么界定文化人的行业特征呢?

文化人应该与时代共进,但是文化人不能成为社会的附庸,成为应景的盲目吹嘘者和肤浅的指手划脚者。他应当有独立的思考和深刻的批评判断能力。人们不能要求忙着做生意的大商人对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分析论述,但人们有理由要求文化人作出反应和回答。文化人对社会的责任就应当是激清扬浊,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自古以来文化人就是作为社会的清醒的审视者和批评家而存在,这是文化人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意义和主要途径。文化人以自己的良好教育和职业素质所形成的独立思考而成为社会的一个个“气象站”和“水文站”,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的阴晴冷暖和净污急缓,并且应当是社会文化的“除污处”和“环保所”,引导和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提升。文化人对社会的存在价值就在这里,否则要文化人做什么?

社会怎样要求文化人,文化人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正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文化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